全国人大代表孙涛垒:提升原创性、突破性发明的专利保护质量,促进我国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副主委孙涛垒专门提交了题为“关于提升原创性、突破性发明的专利保护质量,促进我国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到科技创新及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孙涛垒备感鼓舞和振奋。他认为要大力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水平创新国家,必须注重原创性技术的基础科研与产业研发。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孙涛垒表示,我们国家目前的科研评价体制、科研研发资金投入方式以及其他相关方面,比如专利审评导向,仍然不利于原始创新。比如,对于原创新药的研发,出于短期逐利和回避风险的考虑,我们国家的医药公司和医药投资基金一般只关注临床二期之后的技术。但是,真正决定一个原创新药成功从实验室进入实质性产业化阶段的最关键、最艰难的时期是临床前研究。由于风险很大,这一阶段在中国基本没有产业基金愿意投入,因此一些真正的原创性新药即使产生了核心技术也可能会被扼杀于从实验室向产业转化的过程中。其他原创性技术也是如此。
孙涛垒认为这应该是国家产业基金应该关注的地方,建议国家未来在这一方面能多有考虑,有所布局,例如设立针对医药领域原创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设立临床前转化基金等,对原创性技术企业予以支持,推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在专利审评方面,现在的专利审评的有些做法和导向对保护原始创新也是不利的。不过孙涛垒相信,国家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今年两会中审议的《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就专门提到,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水平”。孙涛垒表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将继续致力于此领域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转载自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宣传部,https://mp.weixin.qq.com/s/gmkkkhP5e3Nq3-oou62mdQ)